(学科门类:理学 一级学科代码:0705 一级学科名称:地理学)
(二级学科代码:070501 二级学科名称:自然地理学)
一、学科简介
自然地理学以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把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以阐明自然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现代自然地理学着重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及其响应体系。尤其重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并应用地理系统的原理,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全球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开发之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本学科点现有导师18人,其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授10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地理科学理论基础,较好地掌握现代自然地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态;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能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从事本领域科研、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脱产攻读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职攻读学位的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在达到学校规定的提前毕业的条件下,允许提前毕业。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脱产研究生不得超过4年,在职研究生不得超过5年。以上均不含休学时间。
四、本学科研究方向及简介
1. 全球的气候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主要研究地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第四纪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全球变化的历史过程;揭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气候变异与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生态系统对气候风险和气候变化的适应、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全球变化的区域性响应。本方向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2名。近年来,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
2. 区域环境与生态修复
以流域尺度的水-土-生物系统环境污染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对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环境问题及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围绕环境污染来源与监测、生态过程与环境安全、污染控制及生态修复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为改善流域内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保障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及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关键技术。本方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组成。近年来,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
3. 河湖作用机理及其效应
主要研究洞庭湖流域自然驱动力与人为驱动力耦合作用的复杂性、存在问题的典型性与多样性等决定了研究的地域特色。重点开展洞庭湖流域河湖作用机理、自然灾害预警和水资源评价等科学问题以及洞庭湖区洪灾综合风险评估。本方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人组成。近年来,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4. 区域自然地理学
本方向主要从事有关自然地理学各主要领域内容与方法、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理论以及自然地理学的应用问题的研究。该方向将传统区域自然地理学中各自然地理因子特征的方法转变成将各因子在区域背景下统一起来,以便更好地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进行更有效地描述,揭示和预测,由此探索一条较新的区域自然地理学发展方向,更新其研究内容与方法,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做出有益贡献,从而推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方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组成。近年来,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组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授课 方式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a公共必修课程 | 10000000001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讲座 | 考试 | |
100000000014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1 | 讲座 | 考试 | 理工科 类必选 | |
100000000007 | 硕士学位英语课程 | 108 | 3 | 1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b专业必修课程 | 113107050105 | 现代自然地理学 | 54 | 3 | 1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113107050106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54 | 3 | 1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113107050107 | gis软件应用 | 36 | 2 | 1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c方向限选课程 | 113207050110 | 线性代数 | 36 | 2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113207050111 | 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 27 | 1.5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113207050112 | 环境地球化学 | 27 | 1.5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113207050113 | 水科学研究进展 | 27 | 1.5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113207050114 | 自然资源学 | 27 | 1.5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113207050115 | 生态学 | 27 | 1.5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d选修课程 | 113307050120 | 计算方法 | 27 | 1.5 | 3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113307050121 | vb程序设计 | 36 | 2 | 3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113307050122 | 遥感地学分析 | 27 | 1.5 | 3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113307050123 | 计算机制图 | 27 | 1.5 | 3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113307050124 | 地球科学研究进展(英语授课) | 27 | 1.5 | 3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113307050125 | 环境生态学 | 27 | 1.5 | 3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f培养环节 | 学术活动 | 2 | ||||||
实践环节 | 2 | |||||||
中期考核 |
六、培养环节
1. 学术活动:
在读期间,硕士生应参加不少于6场由学校、学院、实验室、学位点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1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
2.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占2学分。其中科研实践占1学分,社会实践占1学分。具体要求参照《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管理办法》。
3. 中期考核
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第四个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具体要求参照《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管理办法》。
七、培养方式
1. 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
2. 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3. 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八、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学生在读期间要求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省级以上(含省级)公开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篇;主持的其它学术成果含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发明专利、获奖成果、学术专著,可免除论文发表要求。
九、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第四学期初(每年4月份前)完成开题报告。硕士生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送审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10个月。具体要求参照《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实施管理办法》和《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若干规定》。
十、经典书目
1. 黄秉维. 现代自然地理[m]. 科学出版社, 1999.
2. 杨忠芳. 现代环境地球化学[m]. 地质出版社, 2000.
3. 张兰生. 全球变化[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4 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5. 王绍武. 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m]. 气象出版社, 2002.
6. 陈俊. 实用地理信息系统[m]. 科学出版社, 2002.
7. 蔡晓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 生态系统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2.
8. 蔡运龙. 自然资源学原理[m]. 科学出版社, 2000.
9. 于连生.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及其应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10. 汤国安.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 科学出版社, 2006.
11. 林振山. 地学建模[m]. 气象出版社, 2003.
12. 杨晓华. 环境统计分析[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3. 朱长青. 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2006.
14. 张晶.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15. 赵鹏大. 定量地学方法及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6. 王静. 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与评价方法[m]. 科学出版社, 2006.
17. 宋新山. matlab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18. 陈传康.综合自然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19. monkhouse f j. 自然地理学原理[m].高教出版社, 1996.
20. 陈泮勤, 马振华, 王庚辰. 地球系统科学[m]. 科学出版社, 1992.
21. 黄杏元. 地理信息系统[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2. 福尔曼. 景观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1990.
23. william j b (李宁等译). 聚焦全球变化热点, 荟萃地球系统科学进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4. keller e a. environment geology (8th edition) [m].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1997.
25. lundgren l w. environmental geology (2th edition) [m].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1999.
26. earth system sciences committee nasa advisory council. earth system science a closer view[m]. washington , d c: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