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流培育学科:地理学学科简介
本学科围绕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瞄准地理学科学术前沿,强化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构建协同紧密、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格局,产出显示度和社会贡献度高的创新性成果,在确保本学科省内绝对领先地位的同时,不断提升在国内外学术影响,经过1-2个建设周期,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
本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结果为“b”,具有以下优势:建设了发展潜力强劲的学术团队,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0人,45岁以下的32人;形成了立足亚热带区域、聚焦地理学前沿的五个稳定研究方向,产出了一批具有理论创新与应用价值的成果。一批成果发表在《nature》、《pna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高水平国际学术刊物上;谢炳庚、周国华、彭渤、毛德华等教授的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培养的学生受到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linnaeus university(瑞典林奈大学)等国内外学术机构的青睐,其中魏后凯、张运林、彭新华、余昌训等为代表的大批优秀人才已成为业内国内外知名专家。
本学科五个研究方向介绍如下:
学科方向一:亚热带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本方向进行东亚季风系统演化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东亚季风的现代观测与模拟、亚热带典型区域水文与气象的数值模拟及预测、亚热带典型区域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风沙地貌动力学及沙漠化防治等方面研究。
本方向的特色优势是,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亚热带,是我国深受东亚季风系统影响的重要经济腹地,其自然环境变化直接影响着区域内的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洞庭湖流域地处长江中游的典型亚热带区域,在该区域开展相关研究,既为典型亚热带区域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又为环境优化、减轻灾害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
学科方向二:洞庭湖流域关键带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本学科方向进行黑色页岩风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探究洞庭湖流域典型地球关键带过程的形成演化机制,及其对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为区域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撑。
本方向的特色优势是:以洞庭湖流域典型生态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地理学、地质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阐明地球关键带过程及其演化机制,探究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以洞庭湖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域,形成了本学科方向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方向在土壤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地球化学、农田生产与食品安全、区域生态环境规划、土壤cd、as等有害重金属生物炭修复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学科方向三: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本方向以洞庭湖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域,着重展开不同时间、空间尺度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演变特征及其效应研究。探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径流特征的影响,分析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演变过程、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子及其作用过程,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资源效应,探索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其实践应用。
本方向的特色优势是:湖南省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区域,环境变化显著,降水量年际和年内变化大,极易形成水旱灾害。同时,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省域,土地供需矛盾极为突出。开展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学科方向在水土资源评价与利用等方面学术积淀深厚,在水土资源的评价方法体系、水土资源利用规划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学科方向四:城乡规划与区域发展。本方向在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规划对策、重要区域地理要素与典型问题形成机理与调控研究、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框架及模式,传统聚落及其景观保护对策、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中学地理新教材等方面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本方向的特色优势是:在学科方向上,形成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2个特色优势领域;在研究地域上,突出了长株潭城市群、洞庭湖区及四水流域的综合研究;在学科发展路径上,兼顾了理论探索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
学科方向五: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规划。本方向以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大量应用性课题为纽带,围绕区域旅游发展、交通与旅游协同演化、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等任务,开展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及其社会经济效应等科学问题研究,力图将地理学特别是旅游地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旅游发展实践需要紧密结合,为促进湖南省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方向的特色优势是:在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扶贫特别是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构建、交通与跨界旅游合作的良性互动、旅游地碳排放与旅游地生态保护、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等形成了较为独到的认识,并提出了相关技术支撑措施。